出家在家
陳家寶
原載於2005年7,8月《普明快訊》

昨天有朋友介紹了一位外籍比丘尼來診病,這位比丘尼是波蘭人, 三十多歲,說得一口流利英語,她從波蘭往南韓求法,跟隨禪宗禪師學佛, 出家已有數年,而最近一年則逗留在香港。閒談間未能問及這位比丘尼出家的因緣, 不過面對著她時,已感受到她深邃的宗教情操。這麼年輕就可以立定決心, 出家學佛,成為僧團的生力軍,自然是佛教的福氣,最初為了甚麼因由而出家, 已變得毫不重要了。

出家,梵語 pravrajy,音譯作波吠泮耶。即出離家庭生活, 專心修沙門之淨行,為「在家」之對稱。「出家」自古即流行於印度, 早在吠陀時代,未有佛法住世時,已有捨世捨家以求解脫者。當時的沙門, 多入山林閑寂之處專心修道,受到當時社會人士的尊重和供養。 佛教的成立,在於悉達多太子可以為了偉大的理想,毅然放棄在家時的榮華富貴, 出家修行,於成佛後以出家人組織教團,建立佛教。 佛教大約成立於公元前五百年,而出家受戒的傳承則一直流存至現在。 《普曜經.卷四》記載著世尊初欲出家時所發之四種願,即: (一)願濟眾生困厄,(二)願除眾生惑障,(三)願斷眾生邪見,(四)願度眾生苦輪。 由此我們可以感受到釋尊出家時的動機,是如何的使人感動。 世尊在菩提樹下成佛後,就到鹿野苑說法,當時那五位陪伴著世尊在成佛前一同修行的沙門, 都皈依了釋尊,成為最早的出家眾(五比丘)。

很多人會對於出家修行的人,產生好奇心,懷疑這些人出家的動機, 特別是年輕人,會不會是因為受到感情上的挫折,或生活潦倒,屢逢逆境, 萬念俱灰而出家呢?其實出家不能成為感情的避難所,對於出家人來說, 除了「身」出家外,最重要是「心」出家,因為徒具形式,是不能達到修行的目的。 出家有出家的因緣,要時機成熟才可出家,不可強求。 《摩訶僧祇律.卷二十三、二十四》中就列舉出二十六種不被允許出家的原因, 如太小、太老、負債者、外道等。有些人會批評年輕的出家眾, 認為他們除了放棄大好前途外,還逃避了對社會的責任,其實這些批判並不中肯, 因為出家僧眾只是在社會上換了一個角色,將他們的一生,為淨化人類的心靈而努力吧了。

佛教的大家庭,由佛教七眾所組成,在七眾弟子中,優婆塞與優婆夷二眾 屬在家眾,其餘比丘、比丘尼、式叉摩那、沙彌、沙彌尼等五眾皆為出家眾, 稱為出家五眾。出家眾的生活清苦,戒律嚴謹,沙彌、沙彌尼要受十戒,而根 據四分律,比丘受二百五十戒,而比丘尼則受三百四十八戒,所以出家眾應受 在家眾的尊重和供養。出家眾的住世,標幟著佛教住世,戒律的傳承不滅,是 佛、法、僧三寶之一,為在家眾所皈依的對象。有社會人士批評出家眾對社會 不事生產,這個論點並不成立,因為出家眾有在家眾供養,同時出家眾也不一 定不勞動,如近代佛教大德太虛大師就提倡出家眾應自力更生呢!隨著社會的 進步,為了實踐度化眾生的目的,出家眾應更接近社群,讓世人多了解出家人 的生活,而出家眾亦要知曉社會的實況,不要與時代脫節,這樣才能擔起淨化 人類心靈的重任。

在家佛教徒,是指成家立業,過著家庭生活,而自營生計的佛教徒。在家而皈 依佛教,受持三歸五戒者,亦成為佛教教團之一員,男眾稱為優婆塞,女眾稱 為優婆夷。俗稱居士。最早的兩位優婆塞是多波薩和跋履迦,他們是商旅,路 經菩提樹下時向剛成道的佛陀供奉炒麵粉和蜜,並皈依佛陀和佛法。在家居士 亦可以受菩薩戒,稱為菩薩。又在家人穿著白(即素色)衣,出家人穿著黑 (緇)衣,故稱在家人為「白衣」,稱出家人為「緇衣」、「染衣」或「緇 門」;而在家、出家二者,合稱為「緇素」。

記得當初與太太相識時,已是一位虔誠的佛教徒,那時候,她母親曾向她 提出了一點忠告,就是擔心將來我會出家為僧!其實這是一般人的誤解,因為 信佛後並不一定要出家,出家亦並不是修行的唯一途徑。佛經中有很多大菩薩, 如觀世音菩薩、文殊菩薩、普賢菩薩等,都是現「在家相」的,証明「在家」 一樣可以修行,可以度眾生。其實在家菩薩雖處居家,但心於諸境不生耽染, 如大乘經中之維摩居士、賢護即是。在家的好處是更接近群眾,形象易於為大 眾接受。不過在複雜的社會環境下實踐佛法,會面對不少困難,是「難行道」, 但對於行菩薩道的人來說,正是接受磨練的好機會呢!


返回 普明佛學會 散文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