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人生有幾多個十年」,當年電視劇裏柴九的一句經典說話,令我想到我加入普明義工隊已有十年時間,回顧一下這十年間,義工服務到底為我帶來了些甚麽?
別人說做義工是一份無私的奉獻,是一項高尚情操的使命。很慚愧,我初加入義工訓練班,是有所求而來的,為着的是覺得在工作上壓力大了,而身邊只有工作伙伴而缺少朋友,欠缺了疏導情緒對象,希望當上了義工後,生活圈子得以擴大,可以減卻日夕面對枯燥工作而產生的壓力。以為只要做過見識過後,很快便會退下初心,沒想到能一直維持至現在。
是甚麽令我仍留下作義工服務呢?是否我仍未能所求遂意呢?今天,我除結識了很多的義工朋友外,我亦由探訪獨居長者一組,踏出一步的去嘗試服務其他有需要關心的對象,如老人院舍,弱智院舍和精神科醫院等。原因是我的心改變了,我被服務對象打動了。別以為作為義工,只是一種付出,其實人與人間是公平的,是相對的,沒有高低、優劣之分,你用愛心去帶關愛給他們,不需期望換來一聲道謝,不需獲得一句的讚賞,他們實實在在即時已給了你回報;只要你真心對待,他們能感受到你的關愛,同時你若能用心體會,一樣會從中感受到他們熱情。你可從長者們一絲久違了的微笑,從院友們一次期待以久的眼神接觸,從發覺他們第一次的動作回應,就能使你感覺得到義務工作的價值,肯定了義工服務的成效,為他們的進步而內心充滿了喜悅。這些可能只是一剎那的片段,但卻可以在你的記憶中永久留存,讓你感到人間有愛,讓你知道只要有耐心有毅力,就會有成功,讓你將這份感覺刻骨銘心,這就是我反過來被服務對象牽引着,繼續當義工的原動力。
在義工服務多年,我己收集了四個刻骨銘心片段,這些永遠屬於自己的珍貴回憶,雖然收藏在心裏,但每次想起,都能觸動我心靈,歷久常新。各位義工朋友,請你們都試試去收集你們做義工的刻骨銘心感覺,只要你們能用心去體會,以心待心,是不難找到的。
張國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