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梁國雄
原載於2001年12月《普明快訊》 |
學佛有較輕鬆的一面,亦有較嚴肅的一面。學佛離苦的過程中,「聞思」是 較輕鬆的一面,因為它顧及人情世故,以起「信解」為目的,故較為人所接受; 「行證」是較嚴肅的一面,因為它要自我改革的,正是我們所寵愛和習以為常的 態度與行為,故此少為人所接受。當然,在同一時間之內能完成「聞思修證」的 也許會有,但畢竟,在現實生活之中是極為少見的。
做一個名副其實的佛教徒,最好的態度是善用今世的善緣去踏實地努力修行, 做重要而且有實益的事。其中最基本和首要的,莫過於依因果行事,依五戒去檢 點自己的身口意行為。通則是:止惡為先,行善為次,尋找方便修習止觀為後。
「從心所欲」是人見人愛的。人總愛做自己喜歡做的事,不愛做自己不喜歡做 的事;但是,往往做自己喜歡做的事,任性而為,只會為自己帶來短暫快樂和久 遠痛苦,不會給自己帶來長久安寧的。當一個人醒悟到要勉強做一些自己不願做 但又對自己久遠的幸福有利的事情時,自己今生的時間恐怕已所剩無多了。及早 修行,即「諸惡莫作,眾善奉行,自淨其意。」是諸佛為我們的久遠福樂所作的 至簡要的提示。
修行是要主動、自願、對自己有承諾、以及對實現此目標有相當的熱情,否則 效果甚微。佛陀的角色只是一個佛法的信差、確證者和導師而已,應把離苦得樂 的大部分責任放在自己身上。
自己可能認為自己有很多修行的障礙,例如身體殘缺、患病、學歷、出身、不 良背境、過去曾有難言的經歷等等。可是,請緊記和相信,事出必有因,你不能 把責任全部推到別人或自然界的頭上,可能你不須要為那障礙或經歷去承受責備, 但你仍然要負責,因為:(1) 你隨時皆有主動權去改變你的現狀,尤其是你的身、 口、意行為。(2)過去你可能無知或無力去應付,可是現在成熟的你,應非無能為 力的,只是你還未改變態度(想法)吧了。(3)過去的已死,未來的是未知數,正等待 你此刻去創造、去改造。(4)你可以讓上述的種種障礙繼續去令自己難受,亦可以 立即停止,掉轉頭去重生,決定在你。(5)負面的想法、等待有佛、菩薩或救世主 等等出現的想法,皆不是良策。
有些人雖有善緣,卻想等到年紀大了、退休了、或是把手上要緊的事情辦妥了, 才去修行,這都是自我拖延的想法。重要而又緊迫的事情是不該拖延的,拖延的 後果只會是繼續的拖延、繼續的受苦。著手修行並不須要你放下一切,從此不顧, 而是要你開始,抽空去掌握修行的心法和技巧,然後盡快融入自己的生活之中。 有些人想修行,但又有諸多懷疑與恐懼,這是正常的;不過,只要不貪速效,不 迷信鬼神、他力,各方面多些打聽、探問,只要不是神神秘秘,不須索金錢,有 熟悉的人相伴,是可放心一試的。我們大多數的知識與技能,皆從學問、嘗試與 失敗中得來,要冒些險阻是難免的。
常言道:「開始了做,等於成功了一半。」同樣地,開始了修行,等於修行成功 了一半。沒有開始修行,怎麼會有修行的成果呢?
修行道路上的失敗,與修行道路上的成功,是同等重要和珍貴的,不可因某次或 某些失敗而氣餒;不要忘記,佛陀也是在修行六年之後,才找對了方向的。
修行路上有良師益友相伴,可收事半功倍之效。對大多數人而言,單獨的盲修瞎 練是不智的,單獨的修練只適合成熟的修行者。不可迷信或單靠書本須知修行道上 有許多細節、經驗是難於用文字表述的,宜參巧師友及時與適當的提點。
修行上若有所得,只可與知者言、只可當作是暫時成就,容後再作印證,才可免 生各色各樣的障礙。
佛教修行的旨趣,是要靠自己去降伏、消除內心的貪瞋痴煩惱,即情緒上、認知 上的惡性習氣與行為上的衝動;以此標準去審視世間的修行方法,可為自己篩選 出與佛教有關的修行方法,免致誤入歧途。
要有心理準備,修行有點像自己為自己做手術,是會先苦後甜的,而那甜味,是 無法言喻的。
香港近幾年,每年皆有很多定期和非定期與修行有關的講座,講者有出家人,亦 有在家人,其中不泛有多年修行經驗,能指導密集修行的導師,希望各位可以很快 從中找到修行的入路。